聯播政府入口網-政府新聞
瀏覽次數:184by:產業消息
臺灣多樣化的地理環境以及高溫潮濕的氣候,相當適合菇類生長,不論是平地或高山都能見其蹤跡。民眾於郊外踏青時,偶爾會在途中發現各種野生菇類簇生,其中某些具毒性的野菇,在外觀上與可食用菇類幾乎一模一樣,難以分辨,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也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,且多數導致中毒的菇類,其毒素並不能透過加熱、冷凍或是其他加工方式去除。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,若看到路邊不明菇類,應秉持「不採不食」原則,否則一旦中毒,輕則出現腸胃道症狀,重則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。 臺灣常見的有毒菇類主要以造成腸胃炎型中毒為主,例如綠褶菇(Chlorophyllum molybdites)、布雷白環蘑(Leucoagaricus bresadolae)等。國內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民眾誤食有毒菇類的食品中毒案件,其中又以綠褶菇最常被誤食。綠褶菇屬中至大型菇菌,主要生長季節為春夏秋季,因菌褶於成熟時逐漸轉為黃綠色而得名。多生長於低海拔闊葉樹林地、草地或農地,在臺灣平原地區相當普遍。其為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,因外表顏色淺而不鮮豔,常會被民眾誤認為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(Macrolepiota procera)或是雞肉絲菇(Termitomyces eurrhizus),因而造成誤食。誤食後約1至3小時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血便或是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。 倘若食用了不明的菇類而出現不適症狀,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,亦可利用手機拍攝,記錄該菇類的外觀及生長地點等資訊,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。 。

消息聯播來源:政府入口網-政府新聞

#政府入口網-政府新聞
https://0222262338.web66.com.tw/web/NMD?postId=1123619長期批發零售速度控制馬達2IK6RGN-C

~歡迎您的來訪,我們公司秉承質量第一,顧客至上的原則,竭誠爲國內外廣大客戶朋友提供優質的服務,希望通過我們的真誠與努力能